郑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郑州720特大暴雨的缘故,这个答案又有很多人点赞。时隔两年,我想再来补充一下我对这个问题一些新的看法。这些看法,我认为很大程度上随着我的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有了新的认识。我想分享出来,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其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河南人,我越来越爱郑州这个城市。彼时我刚从一线回来,无法接受这样的落差感,又发生了很多从未经历过的不公,才有了最开始下面19年的回答。从人的角度,即个人成长角度来说,人这一生总是会经历很多的不如意,而19年的我,还不能很好的处理自我和外界的关系问题,即如何处理人生中不可控事件的能力。对于一些不公的现象更多的停留在理想化的层面去考虑。在二十多岁年轻气盛的年纪,这么想并没有什么问题。如今年近三十,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人也比之前更成熟一些,也去过其他一些二线城市,甚至强二线。基本郑州有的问题,其他城市也有。哪怕是杭州这样的强二线,试用期不交社保的公司、单休的公司也不少。我的建议是如果选择二线,那么有些问题不可避免。选择留在哪个城市,更多取决于你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如好的、稳定的工作或是否有买得起该城市房子的经济条件等。年轻的时候,可以选择去另一个地方回避这些问题,或者去验证自己的选择。但大部分人随着年纪的增长,更多的是要回归现实生活这个轨道,面临生而为人的责任,如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

我们终归要直面眼前的生活,在不同的年纪承担这个年纪应负的责任,而如何处理人生中不可控问题的能力,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到面对一个陌生人对你的攻击和谩骂,大到面对亲密关系的得失,最终我们还要面对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结局——死亡。而这些都与城市无关,在哪个城市都有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重要的是面对眼前的问题,你的选择是什么,以及你会如何面对你所选择的结果。我认为这是人走向成熟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只有当你具备了这种能力,一个人才算是真的沉下了心来,由浮躁走向踏实稳重。

到了这个年纪,我逐渐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不再抱怨,当我选择接受现实和面对问题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现在的工作有社保且双休,并且签完劳动合同后HR 很主动的把盖了章的合同给到了我。虽然目前公司还有一些地方不够完善,但我目前还是很满意。近年我也去过几次杭州,但是我发现我在这里非常没有归属感。一是杭州过度商业化,让我感觉比较没有人情味儿。二是南北语言环境不同,北方口音始终让我感觉更亲切,更容易融入。三是杭州除了互联网行业,其他行业工资水平并不高。不是说杭州不好,纯属个人体验,无意冒犯。在杭州的时候第一次让我觉得郑州居然令我如此想念。我无比想念郑州这座城市的市井气息,虽然他不够好,可是他是这么的有生活气息,这么的真实。我想念郑州的胡辣汤和小吃,想念河南这片土地的朴实无华,想念那些夏日推着车卖菜或开着小货车在路口卖西瓜的农民。当我意识到这点时,别人口中杭州的好和我体验到的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了答案,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我选择回到郑州。

郑州是不完美的城市,我也是不完美的人,他有他的缺点,而我也有我的缺点。我接受我的不完美,也接受他的不完美。可是我们在一起变好,我想城市与个人的关系就如同恋人一样,只有当你接受他的不完美,看到他的真实后,仍愿意接纳他,喜欢他,并愿意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做出一点微小的努力时,你们才有可能成就彼此。希望我的这段补充分享,能够对看到这个问题的人有一些其他的启发。

最后,感谢这次720特大暴雨中各界人士的无私援助,感谢英勇无畏的子弟兵,河南人民不会忘记,向你们致敬!

仅从就业环境来讲。郑州是一座 特别 特别 特别 令人失望的城市。身为河南人,我只想说我不是有家不能回,我是有家回不去。

多年前我从这里的大学毕业经历的一切,现在的毕业生仍然在经历。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二线城市都是这样,但就我所知郑州是这种现象和问题存在最普遍,最泛滥的地方。

就业市场的契约精神 非常 非常 非常 差。

1.关于劳动合同。

这里的公司我认为有95%不主动和劳动者签从试用期开始签合同的。如果你不说,很多公司是不会主动和你签合同的。特别是本地小公司。

2.关于社保缴纳。

就我了解、沟通过和面试过的公司中,100%,也就是全部都在试用期不给员工缴纳社保!!还有很多公司入职转正才缴纳社保,甚至设定条件,入职满半年、一年后才给员工缴纳社保。这么多企业公然违法居然什么事都没有?!可以想象违法成本有多低。

3.数十年实行一周工作6天制。

最近北京互联网公司996让很多互联网从业人员愤怒,但是996在郑州,或者说很多二线都是很普遍的现象。郑州据我了解,至少有10年,这里的公司普遍都是996。95%以上的公司都是单休。

4.工资水平低。

工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好笑,我毕业都有7年了,郑州的房价涨了这么多倍,现在都9102年了,毕业生的起薪也就比我当年多了几百块!这么多年了,郑州还是这样,还是这样令人失望。

以上种种,在郑州都是 非常 非常 非常 普遍的现象。郑州就业市场的情况,政府会不知道吗?我认为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可是,并没见到政府为此所做的努力,而且真是一点都感觉不到。

深层次的原因,就我观察。还是经济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好的高校又太少,培养的人才又留不住;政府机构官僚作风比较严重等各种原因,导致郑州这个城市这么多年了还在恶性循环。

作为一个靠工作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经济来源的打工者,你是愿意去一线对劳动者保护较好,同样的工作比在二线工资还高,和二线比工作环境和平台更大机会更多成长空间更多的一线,还是愿意回郑州这样的二线呢?我想大家都会用脚投票,就算郑州开放了落户,这座城市的吸引力也很有限。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这座城市也有她好的地方,但是抱歉,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我不会选择这里。在这里除非你拥有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种所谓的“铁饭碗”,否则既然在哪都是被老板剥削,何不选择一个更“人性化”的地方?作为一个河南人,郑州是我想回又回不去的地方。就像一个结婚数十年的夫妇,分开久了甚是想念,在一起了又两相生厌,但是又离不了。

我对郑州的感情,就是这么的矛盾。

4.13补充

其实作为河南人我看到这样的郑州很气愤、很难过!我理解政府为了引进人才所做的努力,但是人才不是只有985、211出来的才叫人才。我们全河南省仅仅只有一所211学校郑大,在郑大、河大成为双一流前的这么多年里,只要在省内上大学的除了郑大都是普通学校。河南省每年高考人数这么多,分数线这么高,就算放到全国考生,考上985、211的比例又是多少?我承认985、211的大部分都是人才,都很有可能成为行业内的高端人才,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得有人。这个人不仅仅指的是985和211毕业的人。

我不知道政府是想在人才计划上“先富带动后富”还是怎样。我只想说,如果你只保障少数人的权益,不管大环境里那么多其他人的权益,那么这些人中但凡有点能力的,甚至很多年轻人,是不会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生的,更不会爱上这座城市。你让我为郑州发展做贡献,但谁来保障我的基本权益?!

郑州你告诉我,你除了是我们一亿河南人的家乡故土(乡情亲情无法割舍),放眼竞争力和环境(无论大环境还是生态环境),你还有哪里值得我们留下?难道开放落户收割韭菜就是套牢一部分人留在这座城市的办法??

我每次看到江浙的同学我都很羡慕,他们那边的人很少出来去别的省工作,一毕业就是回家。那是因为他们的家乡本身发展的就很好。我们呢?我们省的人才呢?早就考到别的省了呀!能留在一线的都留在一线了好吧!我们毕业留在家里的,要么是家里安排好工作的,要么就是本身对工作事业没啥追求的,就想呆在父母身边。要么就是不得不留下的。我也想留下,我也想呆在父母身边!我也想我的家乡发展的很好呀!但是放眼看我们的家乡呢?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一点活力都没有,还是老样子,让人失望。如果你们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这几年成都的发展。同样是人口流出大省,以前广东打工的不外乎四川、重庆、河南这三个地方的人最多。大家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成都这几年的发展,感受一下,比较一下。就不说重庆了,重庆本身有直辖市的优势。

一个人的青春有几个10年?面对目前高房价(按均价1.4W算,89小三房首付30%月供5、6千)低收入的郑州(按6K算吧,这都算说高的了),试问,在一个人刚开始工作身体情况最好的前10年里,你是愿意呆在一个连基本保障都给不了,契约精神极差的就业环境里,还是去一线就业环境好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呢?

4.17补充

再次重申一点我没有全盘否定郑州,我一开始就说了郑州也有她好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仅就就业环境这一点说下我的体验和浅见。不抬杠的。

用我回答评论区一位朋友的话,我的观点是:一座城市房子修的再多,地铁规划的再多,房价再高,新区规划的再高大上这些都不值得骄傲。重要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有没有幸福感,这才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有魅力的城市人们往往愿意留下,而不是把这里当过客。政府所做的一切,最终的落脚点不应该是民生吗?

在郑州呆过一段时间的都应该听过大家常调侃郑州的一句话:“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我觉得这句话其实很能从侧面反映出郑州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我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思考郑州目前存在的问题、她有什么优势和潜力上来,如果我的回答能引发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去客观和较为全面的看待郑州市一座怎样的城市,我想你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将不再停留在她规划了几条地铁,楼房建的多高,房价又涨了多少,新区规划多高大上,又开了几个商业街区等等这些表面上的事情上。一旦你开始思考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你对这座城市的认识才会变得更加立体。对于这个问题——郑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你也就会有了自己的答案。

5.07补充

没想到我这篇回答会引起这么多人的讨论,也没想到评论区这么多人对此都有共鸣。评论区一些知友也补充了一些非常有建设性意义的评论。这几天评论和点赞忽然多了很多,看了大家的评论,让我意识到我应该再写点什么,我希望大家不要误解了我的回答,不要看了我的回答就觉得郑州哪里都不好,很垃圾之类的。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郑州还是很有潜力的,对高学历人才回流还是很欢迎的。我主要是想表达对于通过工作途径挣钱、想要较为完善的福利和待遇的普通人,一线城市会更符合这一需求。

对于评论区一些问题在这里我统一回复下。

针对数据党的回复。

我回答中出现过三处数据的原话是:

这里的公司我认为有95%不主动和劳动者签从试用期开始签合同的。

关键词:【我认为】、【不主动】、【95%】、【从试用期开始签合同】。

就我了解、沟通过和面试过的公司中,100%,也就是全部都在试用期不给员工缴纳社保!!

关键词:【就我了解】、【沟通、和面试过的公司中】、【100%】

一个人的青春有几个10年?面对目前高房价(按均价1.4W算,89小三房首付30%月供5、6千)低收入的郑州(按6K算吧,这都算说高的了)

关键词:【人均工资6K】

我的解释:我反复强调我说的很清楚了,是【我认为 我认为 我认为】【就我了解 就我了解 就我了解】。我已经说了数据本身就是我的主观数据,请你们不要再拿我的主观数据喷我不客观了,因为本身就是我的主观数据,我说的很清楚了。

正确的做法:如果你有关于郑州有多少公司不从试用期和劳动者签合同的、多少在试用期不给员工交社保的相关数据,欢迎你可以拉数据或者引用可靠的数据来源,我可以更改我回答里的相关数据的。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写一篇回答,也可以在评论区补充,我可以推荐你的评论作为补充。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打脸的事,实事求是,不是什么对错之分。大家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交流方式。

2.关于在郑州找不到好工作是因为个人能力不够的观点。

我的解释:恕我不能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在北京的我和在郑州的我难道不是同一个我吗?北京遍地都是从试用期就跟你签合同交社保还双休的公司,工资还比郑州高一大截儿呢,但这样的公司在郑州找却不容易,请问这能否说明我能力有问题呢?就如同一个人在不好的就业环境里找不到可以从试用期签合同、双休、足额缴纳社保的公司,问你为啥找不到好公司?你告诉他那是你能力问题... 我觉得这个观点有点以偏概全了。只能说从个体的角度上这么讲完全可以,但是我这篇回答是说大环境对劳动者的影响的,这个观点显然就是忽视了大环境对人的制约和影响。有些事情不是你提升自己就能解决的呀,在北京难道就不能提升自己的了吗?

我本意并不是Diss郑州这个城市有多差劲的,更不是黑郑州。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是因为我觉得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是可以做的更好的,而不是这样。我每次坐高铁从北京回河南到了郑州就觉得很亲切,这里有我大学的回忆还有让我思念和牵挂的人。最后,欢迎大家友善的交流和评论。

5.09补充

在评论区看到有人说劳动仲裁和裁员要不到补偿的问题。在此,我想将我个人所遇到的劳动纠纷的处理经验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想告诉大家,无论你在哪遇到不签合同、不交社保的公司,无论你是出于无知还是无奈才选择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请你务必!务必!务必要多留几个心眼!因为你在这样的公司上班,发生纠纷的概率本身就比主动签合同主动交社保的要高,如果你不多留几个心眼,很可能到最后仲裁会发生对你自己不利的局面。在我几年的职业生涯里,看到过很多发生纠纷因为害怕所谓的公司势力大、仲裁时间长、费时费力耗不起等各种原因放弃维权的。特别是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很多都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我想告诉大家,出门在外无论你是初入社会的小白还是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都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内容适用于被裁员无补偿、不签合同、不交社保等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解决这类问题大致思路是首选协商,协商不成就走仲裁。

下面说下第一条思路:先协商。

当这种事情在你身上发生时,请尽量保持冷静,第一时间为自己留下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这是你和公司协商的底气。你需要做以下准备:

1.能够证明你与这家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打卡记录截图、和HR入职时的微信聊天记录或offer、和你领导的聊天记录、工作群的聊天记录、工牌/工卡、工作邮件往来等等。

2.能够证明你是被裁员的证据。这点很重要。我当时第一时间录下了裁员会议的全程录音(如果情况允许可以你也可以悄悄录视频,这样更好,根据情况选择),其次是我拿到了写着经济性裁员的离职申请单,并且各部门领导都在上面签过字。由于我遇到的这家公司属于大规模裁员,又及这家公司的HR在处理裁员这件事的时候及其不专业。可能是没想到真有人会去劳动局告她,又由于很多人都自认倒霉乖乖提交离职申请,又及当天办理离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部门领导根本没仔细看,直接签字。在离职理由那一栏里,我填的是公司经济性裁员,所有领导都在这张表上签了字。很多人,这时候就把表交给HR走人了。但我是要补偿的,我是绝不会把离职表交给公司的,也不会主动离职的。请记住,在没拿到具有法律效应的补偿协议前,一定不要把有利于自己的任何证据交给公司。我的做法是,直接拿着这张表找到HR,并当着其他还在办离职的人的面当场跟她要补偿,而且我的态度很坚决,结果是HR单独和我谈,在场那几个人最后也没去要补偿。中间HR曾下套让我交出签过字的离职协议被我识破,后面又以谈补偿协议为借口要求我必须把离职流程走了才可以谈补偿。因为是年前裁员,我提前回家了,HR就跟我说直接拍成电子版的也可以,他可以帮我走剩下的流程。还好我多了个心眼问了律师,要不然差一点就拍了发过去了。记住电子版的离职申请,一旦在补偿协议前给了对方,那边离职手续一办完,那公司也可以说成是你自愿离职了。

3.联系律师。这条对于毫无劳动纠纷经验的同学应该放到第二点,就是你准备好能准备的证据后立刻去找个律师去咨询,然后再和公司去协商。我强烈建议大家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找个律师去咨询一下!特别是没经验的同学们,咨询一下花不了多少钱。万能的互联网,美团上就有很多律师咨询服务,找评价高的团一个去咨询,会帮你少走很多弯路!我当时是将所有证据和情况详尽告知律师,律师结合我的情况给我分析了最有利于我的解决方案,在整件事情中,律师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也是由于律师的帮助,我最后拿到了我应得的补偿。

第二条思路:仲裁。

如果你在协商这一步解决了问题,那么你就不需要走劳动仲裁了。如果这一步没解决,那就去走劳动仲裁

在这里告诉大家,突然裁员是违法的,公司裁员必须提前30天通知;没签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或双倍工资;没交社保可以要求补偿社保损失。

如果你遇到了蛮不讲理不怕仲裁的公司,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在这场劳动纠纷中,公司一定掌握了有利于他的证据,所以才底气十足和你叫板。比如你被裁员后把离职申请给提交了,就相当于你自愿离职了。当你手上掌握非常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时,没几个公司不怕被仲裁的,还敢这么硬气的叫你去告他,那你就去咯~~ 反正仲裁不花钱,只不过就是拿到钱的时间会慢点而已。在你充分掌握证据的情况下,不要怕!协商不成就走仲裁!这点还请大家相信政府。我身边在郑州遇到裁员和不签合同去仲裁的,最后公司都给赔偿了。

以上是我关于如何处理劳动纠纷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你们有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24H导航网 发表于 2022年11月25日 am12:06。
转载请注明:郑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 24H导航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