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新闻资讯 4个月前
2K 0 0

什么是哈尔滨

原创: 海东青与傻狍子 东北知识局 前天

一个关注东北人文、地理、历史的公众号↑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东北的黄金时代

文 | 海东青

中国从来都不缺少城市奇迹,今天的城市奇迹源自1979年南海边的一个圈,40年的疯狂生长被国人津津乐道至今。

在20世纪,中国的城市奇迹则集中出现在东北的黑土地上,这些城市或是旧城凤凰涅槃(点击了解东北古城“吉林”“辽阳”),或是新城拔地而起(点击了解工业巨镇“抚顺”),夹杂着异域风情,伴随着大工业化,一扫“柳条边墙”(点击了解东北长城—柳条边墙

)带来的荒凉,堪称东北亚版春天的故事。

哈尔滨是这些城市中的典型代表,从一个松花江边的小渔村,仅仅20年时间,就成长为远东第二大国际性都市,聚集30多个国家的侨民,20多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总领馆,成为东北亚商贸中心,比起深圳,哈尔滨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哈尔滨城市夜景观,摄影师@谢剑飞、谢凯、梁桓、杨一波)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从世界各地汇集于此的人们,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信仰各不相同,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规划建设,在这个城市留下浓描淡抹的一笔。犹如西洋油画,层次分明,肌理清晰,色调强烈,是东北近代历史的风云画板。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移民们将自己的信仰带到这里,鼎盛时,哈尔滨拥有70多座各种宗教教堂,被称为“教堂之城”。图为哈尔滨标志性建筑——圣 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曾为俄军随军教堂,是一座拜占庭式东正教堂。图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摄影师@寻见瞬间)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本期让我们走进哈尔滨,了解他的前世今生。

Ⅰ.前奏

哈尔滨位于松嫩平原

东南缘、黑龙江省南部,市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部辖县多山地、丘陵。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之间四季分明,1月份平均气温-24℃,严寒多雪;7月份平均气温28℃,凉爽宜人。

(哈尔滨作为地名见诸史料是在1864年,其名字含义争议众多,主流观点认为来源自满语“晒网场”,哈尔滨地处平原,城市建设开阔大气,适于横屏欣赏。图为哈尔滨“一江两岸”夜景,图片@图虫创意)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辖区总面积53100平方千米,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城区面积101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85.8万人,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下辖9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南部与吉林省接壤,东北西三个方向分别与牡丹江、七台河、佳木斯、伊春,绥化、大庆相邻。

(哈尔滨行政区划图)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发源自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点击查看《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是哈尔滨的母亲河,呈西南——东北方向,在北侧与老城区擦肩而过。

▼(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水量丰富,既是塑造松嫩平原的主力军,历史上也多次泛滥成灾。图为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位于江边的斯大林公园内,是哈尔滨人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江水时而碧波荡漾,时而风起浪涌,留下大量浅滩和江心岛,是哈尔滨人儿时的“海洋”。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松花江李健 - 想念你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太阳岛是松花江中的一个江心岛,侨民们曾在岛上建造了大量度假别墅,郑绪岚的一首《太阳岛上》,让太阳岛名誉全国。图片来自太平洋摄影网,摄影师@信天游)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松花江南岸的百年老城区,分布着南岗、道里、道外、香坊、平房等大名鼎鼎的建成区,保留有大量俄式、中华巴洛克式、日式的老建筑,充满异域风情。

(图为位于中央大街的松浦洋行,现为游客服务中心,建于1906年,仿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犭孟犭孟)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北岸则是新开发的新城松北区,高楼林立,现代摩登,承载着哈尔滨对未来的期望。

(哈尔滨大剧院,坐落在松北区文化中心岛内。图片来自新浪微博@imClumsyPanda)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今天哈尔滨的气质很别致,旖旎浪漫,洋味十足,被称为东方莫斯科、远东小巴黎。似乎从诞生那一刻,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异域的血液,但拨开时间迷雾,我们仍能看见本土古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的痕迹。

(哈尔滨市区保留下来的传统中式建筑不多,有极乐寺、慈云观、文庙、道台府、大直街墓塔等,图为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11开间,是中国等级最高的文庙,图片来自新浪微博@小麦)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在两万两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哈尔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痕迹。从挖掘的历史遗迹来看,哈尔滨地区在5000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3000年前的殷商晚期进入了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公元1115年,肃慎族系(点击查看《东北都有哪些土著民族》

)的女真人在今天的阿城区营造上京会宁府,建立大金国,然后挥师南下,接连灭亡辽和宋。直到迁都北京之前,哈尔滨做了38年的北国都城。

(与传统印象中的荒芜不同,东北大地上存有大量的古城遗址,仅仅在松花江沿岸哈尔滨段就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座辽金时代的古城遗址,但因各种原因鲜有留下记载。然而无论发生多么不寻常的历史断裂,哪怕相隔几百年的荒凉,总有人想方设法在原来的文明废墟上重新构建新的文明,并得以延续和发展 。图为出土于黑龙江阿城的金代铜坐龙,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蒙古灭金后,这里的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沉寂了800年的时间,直到清末俄国人到来的时候,这里还只是一片散据在松花江边的村落。

(1860年,东北弛禁招垦,人口开始增加,到19世纪末,今哈尔滨市区范围内已有十余个村庄,人口约3万,出现农渔商贸及手工业。今日松花江沿岸城区,转盘为公路大桥,图片来自新浪微博@Checkmate_42)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其中叫做田家烧锅、秦家岗、傅家甸的村镇日后将大放异彩,成为松花江边耀眼的明星。

Ⅱ、火车拉来的城市

关内的地区多是先有城市后有铁路,但哈尔滨是先有铁路后有城市,堪称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哈尔滨火车站经历过4次的站房改造,每次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为2018年重建的北站房,还原了百年前哈尔滨火车站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左侧为建于1908年的圣·伊维尔教堂,折衷主义风格东正教堂,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东北很多城市的兴起都与外国侵略者的殖民开发密切相关,要了解东北近代历史,就不能掩耳盗铃的回避,要敢于面对这个事实。

(图左侧为霁虹桥上的欧式灯柱和桥头塔,该桥建于1926年,是连接道里、南岗和道外的交通要道。图右侧的尖塔是日本人1938年建造的弘报会馆,现为黑龙江日报使用。一张图里同时出现了日俄两个殖民者的建筑,正是哈尔滨历史的真实写照。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来源见水印)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19世纪下半页,卷土重来的俄国人再次将触手伸向远东,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先后割去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清北部国境线向南收缩了数百公里,黑龙江由中国的内河变成了中俄界河。

(黑龙江成为界河之后,俄国人从黑龙江进入松花江溯江而上登陆哈尔滨,在江边留下众多活动遗迹,如铁路江上俱乐部、江畔餐厅、公园餐厅等建筑。图为江畔餐厅,最初是俄建仓库,后被日本人改造为餐厅,摄影师@刘荣浩)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为了加强广袤领土的东西连接,沙皇下令修建一条从莫斯科通往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并从赤塔建了一条深入中国国境通往海参崴的支线,这条铁路在中国境内起点满洲里终到绥芬河,又被称为东清铁路或者中东铁路(点击查看《中东铁路全景考》)

(甲午海战后,清政府为了牵制日本,沙俄为了染指满洲,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该条约规定:为使俄国便于运输军队共同防日,中国允许俄国通过中国境内修筑一条至海参崴的铁路,这便是筑路的法条依据。图左侧为滨州铁路桥,始建于1900年,是松花江上最早的跨江大桥,他旁边的是2015年开通的松花江特大桥,图片来自新浪微博@Checkmate_42)

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就这样,满洲里、齐齐哈尔、牡丹江、绥芬河等一连串的城市在这条铁路沿线接连崛起。

但对于哈尔滨来说,他的崛起还要等另一条铁路的修建。

1989年,沙俄借德国入侵青岛机会,以帮助大清对抗德国为借口,强租旅顺、大连,然后修建了贯穿满洲南北的支线铁路,形成了“T”字形的铁路格局,而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即将崛起一个超级大都市,这就是哈尔滨。

(最早俄国人将两条铁路交点选在呼兰,后来又选伯都纳

版权声明: 发表于 2022年12月4日 am1:21。
转载请注明:如何评价哈尔滨这座城市? | 24H导航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