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深圳市各区都有什么特点?

做为一个来深圳十年的人,发表一些看法。

2002年我在大学寝室里玩极品飞车的时候,选择的是一个国外繁华都市的夜景,我驾驶着跑车穿梭其中,游戏画面很好,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似乎也感受到了那座城市夜景的繁华,当时心里想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城市啊!若干年后,当我夜晚驾驶着自己的汽车行驶在彩田路上的时候,深圳夜景的繁华让我一阵恍惚,忽然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那个玩游戏的自己的期盼,深圳已经比游戏里那个城市还要繁华!

一、首先所龙华区,因为我住在这里,所以也最想吐槽。龙华区最好的优点是她是深圳的地理中心,在龙华开车去哪个区都是40-60分钟左右,这是其它区做不到的。所以如果想弄个供应深圳的配送中心,或者物流什么的,应该设在龙华。龙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住宅特别的多。我刚来深圳的时候龙华还都是工厂,现在都变成了高档住宅区。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位的及其紧张,各种公共配套资源还是很缺的。但龙华刚刚独立成区,龙华区政府到是做了很多事情我觉得不错。比如公租房的供给数量可能是最多的。还有党群建设的也不错。

补充一下龙华,我住在这里竟然说的这么少。龙华最近的交通是越来越堵了,尤其是壹城中心那里,一到周末的时候感觉山姆壹城中心那里的路成了大型停车场。

我刚到深圳的时候龙华还属于宝安区呢,后来变成了龙华新区,现在是龙华区。我记得之前在填信息的时候,有些更新慢的软件,就经常找不到龙华区,因为以前龙华不是单独的行政区。

说起龙华,不得不提一个大工厂,富士康,龙华富士康曾经也是30万人的工厂,一到下班的时候,密密麻麻的人群。当年的富士康的确是进厂打工人的好地方,虽然很累,但是流水线上的人一个月七八千是很正常的,那是在10年左右的时候啊,七八千块钱不少了,想象一下,你从农村出来,一个月能赚七八千,那是什么概念。但是这七八千大部分都是加班工资,也就是说你必须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以上。每天重复同一个工作11个小时,晚上下班吃点东西就睡觉了。在这种状态下,龙华富士康当年出现了著名的11连跳!做为一个学过经济学的我,我最开始是很反感富士康的。因为当时有个在富士康工作过的人跟我闲聊过一些事情。他说富士康的策略是只做第二,不做第一。这个第一第二是顺序的第一第二,意思是不去做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己不去搞发明创造,看到市场上那个东西买的好了,就也去做这个东西卖。完全不用担心知识产权的风险问题,一是打官司的时间旷日持久,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等法院判决下来,你已经赚了很多钱了。二是法院罚的钱也不多,即使对方胜诉,法院判你赔偿一百万,但你已经靠抄袭的产品赚了一千万。

还有很多想说,但没时间了,如果大家有想看的,就催更,我继续写。

二、罗湖区,就像前面有人说的,曾经的大姐大,深圳刚成立的时候,罗湖区就是深圳的市中心,帝王大厦是深圳曾经的地标建筑,京基一百也当过几年。现在变成了老城区,一提到罗湖第一想到的是关口,去香港的罗湖关,还有深圳火车站。深圳火车站旁边有个罗湖商城,那里全都是名牌的山寨货,无论你是买表还是买包,超过150块钱你就亏了,两百内成交也可以,毕竟你也要人家赚一点,那些东西在一个月内看起来像真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去买一下。再就是东门,东门的商铺店租奇高,你想买衣服的话去白马批发市场确实便宜,有一次我买一套篮球运动服才20元,都不好意思讲价了。罗湖的道路很窄,经常有的小区早高峰出停车场都要半个小时。罗湖的国贸上面有个旋转餐厅,邓小平曾在那里吃过饭,现在那里的价格很便宜,自助才70多一个人,可以带外地来的朋友去那里吃饭。罗湖有个翡翠明珠可以去玩玩。

再说罗湖区,到深圳的第一站就是罗湖,当时住的地方叫布心水围村,一个农民房里,对面住着几个喜欢在屋子里点彩灯的女人,经常有不同的男人进进出出,我经常看到很多男人进去的时候表情木然,好像整个世界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出来的时候却满脸媚笑着和女人道别,那表情怎么形容呢,说含情脉脉又带着9分的渣男气质。一步三回头的和女人道别,而女人则站在门口对他说大哥常来啊!男人又是一脸谄笑的点头,然后转身消失在楼梯中,我估计这一别应该是他们的永别了。在这座城市,很多人见的一面既是人生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深圳这个城市太累人了,肯定是有色彩的地方能让男人彻底的放松,而那个时候的我以为自己是绝不会去那房间里看彩灯的,因为我更喜欢地王大厦那条街上的彩灯。当时那几个女人中领头的大姐跟我打了声招呼,我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啊了一声,她们大笑起来。现在想想当时就是个傻小子,当时如果回应她们应该能给我打折看彩灯的。

去罗湖过关去香港的时候,经常能看见一个四五十岁接近半百的女人带着一个小靓仔从香港回来,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女人也是喜欢老牛吃嫩草的。有一次我带着我妈去过关,迎面又遇到这样的搭配,对面的小靓仔努力直视我的眼睛,急切的想找到同类的回应,当时的我虽然很不舒服,但却也想不到蔑视他的理由。

刚到罗湖的我天天坐着公交车去寻找发财的机会,有一次坐了四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到一个厂里应聘,吗的先让我交四百块钱说是什么服装费,当时忽悠我的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从他飘离的眼神中我感觉到有点不对劲,虽然当时不知道什么是骗子,但就感觉这个地方不喜欢,然后就走了,回去又特么坐了四个小时公交车。

三、宝安区。宝安区的面积很大,以前深圳其实是叫宝安县的。龙华区以前也是宝安的,但龙华分出去以后还有沙井,松岗,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区。现在宝中已经非常牛逼了,就是传说中的前海所在地。107国道两侧要改建成和深南大道一样,你就想想日后的潜力把。怎么感觉是在写地产专栏。但我在宝安住了几年,觉得宝安还是不错。日后潜力巨大,想买房的可以在这里买,哈哈,我不是搞地产的啊。

四、南山区。人均GDP超过香港的地区。好像是科技园那一块的GDP是超香港了。很多高科技企业都在南山,比如企鹅。南山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蛇口,每次去蛇口都有一种度假的感觉。

很晚了,明天还要上班,感觉我这样写下去一个小时也写不完。今天先写这么多,如果能补的话我明天继续。

二楼分割线

虽然经常登录知乎,但很少看个人的信息,今天看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帖子已经有三四百个赞近200的评论了,虽然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但对我而言已经是最多的一次了。尤其看到一个网友说是大鹏本土让我说一下大鹏,感到很荣幸,所以我将尽我所能以我的观点来详细的分析一下深圳各个区的特点,中间穿插一些美食,景点的介绍。欢迎大家来喷!

因为之前没有写福田和龙岗,那这次就先说这两个我最不熟悉的区吧。欢迎大家补充。

首先当然要说福田区,福田区是什么?是深圳的CBD啊!只不过CBD现在逐渐往前海移了,其实罗湖也曾经是深圳的CBD的,罗湖的地王大厦曾经很久都是深圳的地标。可能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深圳一样,CBD竟然可以迁移好几次。

说起福田区,我想先说一下福田区起名的由来。据传言:当时本来是想叫上步区的,因为当时的福田,上步街道是最大的街道,但上步区的谐音是“上不去”,故改用了福田街道来命名。类似的事情还有深圳的宝安机场,以前因为机场属于黄田街道,一开始是叫黄田机场的,大家觉得黄田和黄泉太像了,再加上后来出了一次空难,然后就改成了宝安机场。又跑题了。一下子扯到机场去了。

说起福田区,我想先介绍一下深圳的市民中心。这应该是深圳必去的打卡地点吧。第一次看到市政府的办公楼叫市民中心的,颇有点罗马共和的味道,深圳不愧是中国改革前沿的阵地。市民中心前面的广场上,每到傍晚就有很多乐队开始演唱,水平是业余里的中上,够不到专业。但现场听音乐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我一直觉得,再好的音响设备,也无法还原音乐现场的感觉,因为在音乐现场,即使是空气也是有音乐的味道的。这就像套子无论做的多薄,无论厂家宣传他们的产品多逼真,但就是无法还原不戴的真实感。又跑题了,我这个人思维太散了...

总而言之,福田当然是高大上了,还用我说吗,无论是在这里住还是工作,生活水准都可以说是全深圳最高了。虽然南山和前海已有超越之势,但福田依然牛X。

景点的话,首推莲花山公园,虽然对我们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思,山也不高,但到了山顶后,可以俯瞰深圳市区内的全景,尤其到了晚上,看灯光秀最佳的地方。莲花山公园门口有一颗树,好像是巴西乔木,第一次去的时候上面开满了五颜六色不同的花朵,甚为惊奇。之后一个同学来看我,立刻带他去那里, 说带你去看一个有五颜六色的花的树,结果到了以后发现光秃秃的,连叶子都没有,问了才知道一年就开一次花,具体是几月也忘记了,好像是三月。反正我来这么多年也就看到过一次。

华强北也属于福田区吧,在二三十年前确确实实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那里诞生的千万富翁不计其数。那里的快递站点都是24小时营业的。当年山寨机盛行的时候,华强北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人,可惜,我没参与。说到华强北,我要吐槽一下在那里的两个罚单。我开车很少有罚单,一年都没几次,基本也很少被扣分,但是开车去华强北两次,两次罚单,导致我再也不开车去华强北了。还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一个兄弟半路下车,得知我们要去华强北后,特意让我把车窗摇下来,告诉我把车开到华强北附近停好再去,我说了句哦,然后开车去了,结果那里的公交车道是周末也不能走的,那天是周六,我以为可以走公交车道,一个罚单。第二次是我妈要和老乡去华强北的女人世界,说那里东西便宜,我就开车送过去了,就停下来让她们下车的功夫,被拍了一张违停。我勒个去!

现在,华强北已经没有机动车道了,改成了步行街。为了修这条步行街,华强北也把那条路封了好几年,而华强北商铺的生意,也一落千丈,曾经听一个老板抱怨,说现在一个月的营业额都没有以前一天的营业额多。而那个时候,智能机开始取代了山寨机,华强北的生意自然也没有了之前的风光,真是时也运也!对了,华强北旁边的街道里有两栋楼是卖安防产品的,里面有各种摄像头卖,你懂的。以前华强北往梅林方向走,在立交桥下有个夜色酒吧,因为太过出名,被关了。

福田的上沙下沙,曾经是有名的二奶村,因为那里离福田口岸近吧,二三十年前,香港人跑过来包了很多二奶在这边,那个时候香港火车司机的工资也两三万港币,然后花一万在这边包一个二奶都负担的起。更别说那些收入更好的香港人。后来香港人的收入低了以后,很多香港人就失联了,还有的人把女人和自己的孩子都杀了,放在出租屋床下,让人唏嘘不已,这些都是新闻里看到的。

福田还有一个福田口岸,皇岗口岸,其实这两个口岸是一个口岸,一个是走人的,一个是走车的,离的非常近。我去香港喜欢从福田口岸走,因为那里去香港近一些。然后关口那里很多小区住的都是香港人,生意也都是围绕香港人做的,那里的酒吧有很多去了香港和香港人结婚的女人,因为他们的老公大多是老头了。罗湖口岸那边也是。我去香港的时候还能看到香港老太太领一个年轻小伙的。有一次带我妈去那边,发现别人看我的眼神充满了鄙视,擦,张的帅也有坏处啊,他们一定以为我不想奋斗了。

我发现能说的太多了,一个福田区就还有很多没说完,福田区那个著名的风水有问题的楼我也想说说,老深圳人都知道的,今天先说这些吧,下次继续福田区,大家欢迎补充!

以后我去福田拍点图片传上来给大家看看。

龙岗

看到评论问我大龙岗为啥不说说,的确,龙岗的存在感在深圳是有点低的,因为很多人自动把坂田划给了龙华。龙岗是深圳的飞地,而坂田似乎是龙岗的飞地。

说到龙岗就不能不说坂田,说到坂田就不能不说华为。华为作为深圳乃至全中国最受瞩目的公司,可以说,龙岗区政府给了一切能给的服务,毕竟是缴税大户啊!真正的衣食父母啊!G94高速上,有一个高速出口是专门通华为的,坂田街道办搬到了华为对面,全心全意为华为服务,据说早期的时候甚至有人专门管华为门口的红绿灯,就是为了进出华为的车辆更便利。唯一的败笔是,坂雪岗工业园,当年一个区委书记开发的地产,现在早已经下课了,冠了华为的名字,叫华为工业园,却和华为一点关系没有,任正非发现后立刻叫停,然后毅然去东莞松山湖拿地,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如果当年龙岗能送给华为更多的土地,何至于此呢。

龙岗的存在感在深圳虽然没有其他区低,但龙岗的两个大企业却是知名度最高的,除了华为,还有一个企业在龙岗坪山,那就是比亚迪。我对比亚迪的车还是很有好感的,唯一让我不想买的就是他的名字,感觉好土,logo也差,还build your dream,你一个车能给我造啥梦?据说比亚迪以前是叫亚迪,而叫亚迪是因为当年比亚迪公司所在地附近的村子还是工业园叫亚迪。后来他们去展会,发现他们的名字老是排在后面,因为按字母排序的话,亚的第一个字母是Y,然后就在亚迪前面加了个比字,这样就到前面去了。不过,如果实力够强,即使名字差也是没问题的。现在比亚迪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早期据说没有国家的补贴,比亚迪是亏损的。现在比亚迪的车型越来越漂亮了,希望早日超过特斯拉。

龙岗中心城那边才能算是真正的龙岗吧,很少去那边。只知道龙岗大运城在那里,CBA球队的比赛是在那里的,还有各种音乐节,比较出门的迷笛音乐节也在那里。

龙岗还有个大芬村,卖油画去那里吧,不管你是批发还是零售,都可以。

龙岗还有个布吉,布吉有个慢村。当年我刚来深圳的时候,住在303公交站的终点,有一天周日我想去关内玩,九点上车,12点到了布吉关,我直接下车回去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真不知道那几个小时自己是怎么在公交车上度过的。现在通了地铁以后交通状况可以说比以前好多了,现在虽然依旧很堵,但他不会让你在那一动不动的堵几个小时。后来有一次温家宝来了,看到布吉关的交通也感慨了一下太堵了吧!然后大批交警过去梳理交通,立刻就不赌了,看来有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只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再补充一点,近些年深圳的跨境电商发展的如火如荼,中国做跨境电商最多的主要集中在深圳,福建、浙江这三个地方。福建主要集中在厦门,福州等地,浙江主要在杭州、义乌等地。

珠三角肯定是深圳最多,广州也很多,但是没有深圳多。深圳跨境电商公司最集中的地方,一个是华南城,一个是坂田,这两个地方都在龙岗。可以说近些年路上那些新买的豪车,比如大G,大部分都是跨境电商老板买的。

大鹏

--海边,烧烤,露营,野炊,爬山,这是我一想起大鹏脑海里浮现的关键词。

刚刚看了一下评论,才想起来答应说大鹏还没说。我一开始的时候甚至不记得有大鹏这个区。然后第一反应是自己应该没去过。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当看到了东涌、西涌,南澳这些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去过好多次了。之前去海边去的次数太多,现在都不去了,现在又开始怀念在海边玩的日子了。

饿了,先吃饭去,下次再继续。

版权声明:24H导航网 发表于 2022年12月5日 am1:32。
转载请注明:深圳市各区都有什么特点? | 24H导航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